Digital China Worldwide | 國家圖書館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

國家圖書館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

Visit Resource's Website

國家圖書館係1933年在南京成立籌備處,草創期間罕有善本圖書。1940至1941年抗戰初期,在館員與愛國志士的努力下,組織「文獻保存同志會」,廣蒐江南等地名家典藏,另外又在川渝等地書肆陸續獲得善本,開始進行整理與編目。勝利還都後,復接收汪偽政府及澤存書庫所搜圖書,併歸典藏,館藏善本圖書質量遂蔚為大觀。遷臺後又購得海內外名家藏書,自此奠定本館在國際古籍典藏與漢學研究之地位。近年,對於中、西文臺灣舊籍文獻的蒐購尤為積極,其他舊籍包括線裝、石印、鉛印、拓片、版畫、古文書、西文百年書報刊與歷史圖像文獻等,更為國內外學術界重視。

在諸多珍藏特藏資料中,以宋、元、明、清善本為主,總計寫本、刻本凡12,000餘部,近13萬冊。近8千部之刻本中,宋版174部、金版5部、元版230部、明版6,000多部,嘉興大藏經1部,其餘為活字版,清代以及朝鮮、日本、安南流傳較稀之刻本。如以冊計算,善本古籍加上普通線裝書古籍,約有善本舊籍中文260,760 冊、西文4,296冊,合計 265,056冊。至2016年底統計,其中宋元本珍籍約400餘部。除此之外,本館所藏6,000多部明版書,以及明清稿本和批校本古籍,更為海內外學界所推重,咸認為是研究中華古文化重要資產。

此批珍藏,除了具有史料價值外,也具有版本、藝術鑒賞的特色;無論從版式到行款、文字到圖像、字體到墨色、鈐印到題款、紙張到裝幀,都反映出古人對版本、印刷、裝幀等工藝美學的追求與堅持。在內容方面,館藏中文善本古籍亦有以下特點: 1、網羅昔日著名藏書樓、藏書家精品,既可探知明代文化風貌,更為研究明代史籍提供許多佐證。2、同一名家著述,往往蒐集若干不同版本,足資學者校勘。3、同一書相同版本常藏有數部,經過對照,凡書賈作偽,即易確定。4.、明代文集和史料最為豐富,《千頃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所未著錄的,不在少數。

本館自1990年啟動文獻資訊化後,有鑒於館藏古籍的價值性與重要性,遂由特藏文獻組訂定計畫,除持續進行文獻整理與建置數位化。2002年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後發展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啟動後,為進一步便利學者運用國圖特藏資源,自2003年又陸續建置進行古籍數位化與古籍數位化國際合作計畫,包括「古籍影像檢索系統」、「中文古籍聯合目錄」、「金石拓片檢索系統」、「家譜聯合目錄」、「標點善本題跋集錄」等系統,為日後全文檢索進行前置作業。2013年國圖又將前述系統整合為「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資料庫。(http://rbook.ncl.edu.tw/NCLSearch/),透過平台提供使用者瀏覽及檢索、本館古籍數位典藏各項服務。至2022年底為止,系統所收詮釋資料(或稱後設資料metadata)計有844,034筆,另外已完成上傳12,967部珍貴古籍數位化影幅,內容涵蓋國寶、重要古物古籍、敦煌卷子,以及宋、金、元版古籍、重要稿本、鈔本、批校本、彩繪本、明代重要文集、戲曲小說版畫刊本等,累計珍貴古籍影像約7,463,845葉、金石拓片影像20,746幅。為嘉惠學界,本系統所收之影像已於2017年1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採台灣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祈使文化傳播更為便捷,擴展臺灣漢學研究資源。

在國際合作方面,本館近幾年來積極主導國際合作古籍數位化古籍聯合目錄之建置計畫。自1990年代後期起,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國政府皆致力於以數位典藏方式保存重要文化資產。本館為掌握散佚海外重要中文善本古籍文獻,逐年調查海外各國中文善本古籍文獻存藏及數位典藏現況,以互惠合作方式,建置「中文古籍聯合目錄」資料庫,與更多善本古籍典藏單位建立實質合作關係。至2022年底止,已有90所國內、外機構參與本計畫,總計收有逾75萬筆目錄。

在建構目錄資料庫之同時,本館針對國內古籍研究資源無法取得部分全文影像之缺憾,尋求海外古籍數位化合作單位,利用臺灣卓越數位化技術與經驗,建立國際互惠合作模式。現階段已完成與美國國會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韓國國家圖書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美國史丹佛大學圖書館、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與日本九州大學圖書館之合作專案,2023年亦持續進行與英國大英圖書館之古籍數位化合作。自本館推動古籍文獻國際數位化以來,總計已完成4,411種,近316萬影幅之重要善本古籍數位化作業。

(截取自原網站。)